WEBdisasterartist.jpg

 

上映日期:2018年01月19日

導演:詹姆斯・法蘭柯(James Franco)

演員:詹姆斯・法蘭柯(James Franco) 戴夫・法蘭柯(Dave Franco)

片長:103分鐘

評比:★★☆(2.5/5)

5★經典  4★不可不看  3★值得一看  2★聊勝於無  1★讓人作噁  


我還記得當時去電影院觀看《台北物語》的體驗:不斷出現突如其來的支線劇情讓人煩躁;不耐煩演員刻意造作的演技;角色口中吐出時而說教,時而毫無邏輯的對白,不斷的替這股不耐煩添火加柴——直到最後那場高潮的「G8高峰會」——神奇的事情發生了。這股火焰點燃了內心某種情緒的引信,綻放成一波又一波的璀璨煙火,釋放了拼命壓抑才不至於奪門而出的憤怒和不耐。全場觀眾都感受到這股神奇的魔力,情緒奔放者大吼之,內斂如我也忍不住跟著鼓掌叫好。全場觀眾共同經驗到這種難以言喻的情緒,具象化成咆哮、拍掌、丟爆米花等身體反應,這就是「靠片」(Cult Film)的魔力。你沒辦法明確說明什麼是靠片,但是當你和一群觀眾坐在電影院裡,你會很清楚的知道,這樣的一部片就是一部「靠片」。

 

《房間》(The Room)是美國靠片中最為傳奇的一部,不只是電影裡讓人費解的劇情(不同於尢杜洛斯基因為複雜而難以理解,《房間》是簡單,但是缺乏該有資訊的零碎讓人摸不著頭緒,例如女主角母親得了癌症,卻從未根據這個事件有任何後續發展),導演(同時也是主角和製片)湯米・維索(Tommy Wiseau)的神秘過去也是造就這部電影話題不斷的原因之一。電影《大災難家》講述的就是湯米・維索拍攝《房間》的傳奇過程。

 

飾演主角的詹姆斯・法蘭柯(James Franco)和湯米・維索之間有著許多共同點:他們倆人同樣擔綱影片主角,同時身兼導演和製作人。他們也同樣在沒有任何背景,不被眾人看好之下隻身闖蕩好萊塢而闖出一番名堂。法蘭柯父母都不是影劇圈人士(母親是作家,父親是名商人),身為高材生的他當時毅然決然離開就學中的UCLA,靠著在麥當勞打工維生,不斷試鏡演出只為了一圓演員夢。這和湯米・維索在車禍後放棄他神秘的大事業全心全意投入演藝圈有著相似的背景。

 

湯米・維索自承受到也叫做詹姆斯的詹姆斯・迪恩(James Dean)啟發,同樣的法蘭柯出道以來就是以長相酷似迪恩聞名。讓法蘭柯聲名大噪的正是迪恩的電視電影傳記《詹姆斯迪恩》(James Dean,2001)。湯米奇特的美學品味以及和演員葛雷・塞斯特羅(Greg Sestero)的兄弟情誼,也可以在法蘭柯和塞斯・羅根(Seth Rogen)合作拍攝的惡搞電影(《菠蘿快遞》、《名嘴出任務》、《腸腸搞轟趴》等)中看到相似的「兄弟本色」(bromance)。

 

湯米・維索曾經說過,詹姆斯・法蘭柯是拍攝他傳記的不二人選。兩人的氣質相合,造就了《大災難家》不俗的口碑,也順利讓法蘭柯奪下一座金球獎喜劇類的最佳演員獎。

 

《大災難家》的故事並不複雜:葛雷是個有著演員夢卻又缺乏勇氣的模特兒,直到遇見了特立獨行的湯米。兩人來到洛杉磯卻飽經失敗,於是他們決定放手一博,拍攝一部他們自己的電影《房間》,終於取得了成功。這是典型好萊塢最愛的美國夢的故事,可惜的是,身為導演的法蘭柯並沒有賦予《大災難家》更多的意義。看完《大災難家》或是看完《房間》也罷,作為觀眾都會想知道一個問題「是什麼樣的想法讓湯米這麼堅持用這樣的方式拍攝一部爛片?」難道滿口田納西・威廉斯(Tennessee Williams)、讀過莎士比亞,喜歡詹姆士・迪恩而不是熱愛約翰・華特(John Water)、羅傑・柯曼(Roger  Corman),讀Pulp Fiction的湯米無法分辨什麼是好作品與壞作品(區分好作品與普通作品則相對不容易)嗎?為什麼湯米會跳過業界標準程序選擇買下所有器材,同時用35釐米底片和數位HD拍攝?為什麼湯米寧可砸大錢搭設一個和街景一模一樣的佈景也不選擇實景拍攝?湯米為什麼會這麼有錢?他到底來自何方?年紀多大?又為什麼這麼重視和葛雷的友誼?

 

一個又一個的疑問在《災難藝術家》裡看不到導演嘗試提出任何觀點,反而讓角色不斷像錄音機,復誦著「夢想」、「熱情」這些空洞又貧乏的語言來回答這些質問。當然,《大災難家》還是一部娛樂性十足的電影,應該這麼說,湯米・維索拍攝《房間》的過程本身就充滿了笑點,光是重演這些片段就足夠換來九十分鐘的歡樂(我相信觀看《房間》的幕後花絮也有一樣的效果)。在電影結束之際,法蘭柯甚至將原版本的《房間》和重拍的版本擺在一起同時放映。不禁讓人懷疑,法蘭柯拍攝《大災難家》可能只是想用幾千萬美金一圓Cosplay湯米・維索的夢想而已。

 

法蘭柯是個演藝觸角極廣的演員,他既能在《自由大道》(Milk,2008)、《127小時》、《嚎叫》(Howl,2010)等嚴肅作品中展現演技,也能在《蜘蛛人》、《猩球崛起》等商業大片中讓人印象深刻。在這兩者之外,法蘭柯和塞斯・羅根合作的無腦惡搞喜劇也有著獨樹一格的幽默。金球獎的加持和影展的獎項讓《大災難家》戴上一頂該被認真討論的冠冕,但我認為《大災難家》在光譜上應該和《菠蘿快遞》、《大明星世界末日》這些展現法蘭柯和羅根兄弟情誼的笑鬧電影擺在一塊。電影裡男二馬克如果不是個金髮帥哥,那麼塞斯・羅根肯定不只是扮演場記一角,而是演出馬克的當然人選。即便如此,羅根在裡頭隨口吐槽的隻字片語仍然亮點十足,甚至是我認為《大災難家》裡最精彩的笑點。

 


一頭濕答答的油膩長髮、怪異的口音、寬大的西裝和口袋塞滿雜物的長褲,法蘭柯在《大災難家》裡「模仿」湯米・維索無疑是成功的。但是什麼是表演?什麼是演技?電影的開場,葛雷被湯米在表演課上即興演出《慾望街車》的橋段給深深打動,但是課堂上的其他學生包括老師卻被舞台上發瘋的爬梯打滾,口中喊著劇中經典台詞「Stella!」的湯米給嚇得不知所措。我們很難評估抽象概念,因此我們總是用最簡單的方式來回答這個困難的問題。我們可能會聽到誰誰誰生吃馬肉、誰誰誰練出幾磅肌肉、誰誰誰又減去多少脂肪,甚至是某個外型姣好的演員把自己變成了禿頭大叔或是扮成醜女,或是為了揣摩角色到處幹盡蠢事。演技似乎變成了特技,表演只剩下皮相的模仿。在笑聲之後,觀眾到底更認識湯米和他那部充滿熱情的傳奇之作,還是只留下「怪咖」的淺薄印象?

 

嘲笑很容易,同理很困難。每年有無數渴望成名的人拍出無數的爛片,大多都塵封進某處再也不見天日,為什麼獨獨只有少數如湯米・維索和他的《房間》榮登靠片殿堂,成為世界各地粉絲崇拜的經典?

 

提姆・波頓(Tim Burton)在《艾德・伍德》(Ed Wood,1994)裡展現出對「宇宙爛片王」的高度敬意。除了笑聲之外,湯米・維索在《大災難家》裡值得更多的敬意。

 

後記:有關於湯米・維索神秘的生平,紀錄片導演Rick Harper拍攝了一部名為《滿是湯匙的房間》(Room Full of Spoons ,2016),片名取材自《房間》莫名出現的湯匙照片擺飾。拍攝之初得到主角本人的授權同意,但是隨著導演深入湯米的生平之後(可能是波蘭移民以及從事成衣和房地產買賣等),遭到控告。該紀錄片除了在2016年少數場合放映外,就因訴訟而被禁止公開發行,一直到2017年中才得到解禁。關於湯米・維索的傳奇,也許在這部紀錄片裡能略窺一二。

    

 

arrow
arrow

    過往的殘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