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_transformers-3---poster-with-sam-and-carly      

  

 

 

  到底要不要看《變形金剛》?這是個好問題。看完前兩集認為是好片的觀眾當然要看;把前兩集痛罵一頓,評為無腦垃圾的觀眾也會管不腳跑去看,看完之後理所當然的會把對前兩集的批評原封不動的複製貼上。從票房將近七億美元大關來看[i],所謂Michael Bay的《變形金剛三部曲》已經儀式化,成為一種現象了。從爛番茄評論只有36%滿意,觀眾則有90%來看[ii],這三部曲很明顯的呈現影評人和觀眾間的認知落差。而這樣明顯的好惡比,毋寧說是代表著Michael Bay的商業勝利。

 

  這樣的儀式化是怎麼形成的?問問我自己好了,到底是什麼驅動著我走進電影院?我想是因為《變形金剛》滿足了男孩內心的三個夢想-名車、美女、英雄。

 

  默默無名如你我都曾夢想著有一天能夠忽然爆紅成為受人注目的焦點,並且能夠和正妹交往風光的帶上街享受注目禮。即使明知自己這樣的想法很膚淺,卻每每魂牽夢縈於這種不切實際的夢。偶爾望著陪伴自己多年的小機車或是國產車,斑駁的外表雖然是感情的累積,但再濃厚的感情也抵擋不了想要一台Chevrolet Camaro 2010Hummer H2AUDI R8還是Chevrolet Silverado的欲望。因此,Michael Bay的《變形金剛三部曲》就是編織了一場男孩夢想成真的美夢。

 

  《變形金剛》主角Sam Witwicky的宅男身分符合一般男性特質,強化了觀影過程中對角色的認同。從第一集開始Sam還是個傻傻的高中生,沒交過女朋友,只能偷偷暗戀辣妹同學。後來Bumblebee的出現不僅讓Sam有了一台名車,而且還幫助他把到正妹女友,更重要的是,Sam成為拯救地球的英雄。

 

  回到正題《變形金剛3》。即便Michael Bay怎麼樣的在訪問中提到他聽到觀眾對第二集的批評聲浪,他也會在第三集加以改進,但《變形金剛3》最大的弱點仍然是在劇情上。從前觀眾的認知裡,娛樂片只要娛樂就好,特別是所謂的超級英雄片更是如此。然而在評論和票房雙贏的《黑暗騎士》出現之後觀眾對娛樂電影的可能性有更寬廣的期待(這點從IMDB超級英雄電影的討論中,總會有人拿《黑暗騎士》與之相比可以得見)。娛樂和言之有物是可以並存而非衝突的。因此拿劇情來評論《變形金剛3》並不是一種苛刻。

 

  在電影開始,Michael Bay試圖回應觀眾反應一般,提供了對美蘇太空計畫和變形金剛之間的關聯做了一場精采的論述,電影的格局似乎拉大了議題也拓廣了。可以看見1961年美國剛結束以反共之名打擊異己的麥卡錫主義(McCarthyism)時代,新總統是在就職演說中以一句「ask not what your country can do for you -- ask what you can do for your country」贏得民心的自由主義代表John F. Kennedy。我以為這段就職演說中另外一段話可以視為Michael Bay想要論述的重點:

The world is very different now. For man holds in his mortal hands the power to abolish all forms of human poverty and all forms of human life. And yet the same revolutionary beliefs for which our forebears fought are still at issue around the globe -- the belief that the rights of man come not from the generosity of the state, but from the hand of God.

 

這段話的重點就是在最後一句,重申天賦自由的理想。然而在看似光明的歷史演說結束之後,1969年美國人登上了月球,卻在轉播的過程中為了利益製造了一場假的訊號失聯剝奪人民「知」的權利。這段看似要討論政府如何透過傳播蒙蔽人民的橋段,最後卻是草草結束,片頭之後甚至再也沒有觸及。電影中後段,Megatron一砲轟掉了象徵自由的林肯雕像;Sentinel Prime(中文翻了個很霹靂的名字"御天至尊")站在高樓上高呼主奴之別。再再的表現出《變形金剛3》為自由而戰的主旨。

 

  三部曲也是Sam的成長史。名校畢業卻到處碰壁,只能去大公司幫忙影印端茶的小職員。Michael Bay在這部分的處理頗能貼近時下社會,表現出自視甚高(自以為英雄)眼高手低的求職心態和畢業生對未來的惶恐。

 

  然而,Michael Bay顯然只是拋出議題卻又沒有深入的興趣,對於機器人對自由的歧見解決方法永遠只是無止盡的打殺和轟炸不完的煙火炸藥;對Sam的成長也只是蜻蜓點水帶過,甚至又重作馮婦變本加厲成為終極警探一般的不死英雄,人性越來越少,神性越來越多,造成的結果就是觀影的疏離,Sam已經離我們越來越遠,不再當初那個和我們一樣傻傻的男孩了。

 

  到了第三集,角色越來越不重要,顯然導演Michael Bay更相信的是他的爆破哲學,有爆炸就有票房。機器人幾乎淪為「戰鬥機器」而不是機器「人」。前兩集頗有發揮的Ironhide(鐵皮)不明不白被炸死,Optimus Prime(柯博文)和Bumblebee(大黃蜂)也和人類幾無互動,更別提那些串場的機器人們。

 

  《變形金剛3》該怎麼說呢?絕對值得一看,但也僅此一次那就夠了。這是商業掛帥的優點,同時也是其致命傷。

 


[i] 票房網站Box Office Mojo計算2011/7/10為止

http://boxofficemojo.com/movies/?page=main&id=transformers3.htm

[ii] http://www.rottentomatoes.com/m/transformers_dark_of_the_moon/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變形金剛 娛樂
    全站熱搜

    過往的殘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