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need-to-talk-about-kevin-poster   

 

        鏡頭一開始拍攝一扇打開的落地窗,襲地的窗簾被風吹的緩緩擺動。接者鏡頭一轉,來到西班牙布尼奧爾的番茄節,番茄如雨般潑灑而下,人人都被鮮紅色的番茄沾染。然而導演以俯角鏡頭從正上方拍攝人群,塑造出對歡樂氣氛的疏離感,再抽掉高聲吶喊的背景音,整個畫面反而流露出一股詭異、怪誕的氛圍。在這氛圍下,Eva (Tilda Swinton飾)和Franklin(John C. Reilly)相戀懷孕…

 

 

 

WeNeedtoTalkAboutKevinTomatina  

 

 

 

 

 

  小說改編電影往往吃力不討好,若是以內心獨白為主的小說,改編電影採用相同敘事策略很容易讓電影淪為小說的附庸。但是開場的建立鏡頭,<凱文怎麼了>就宣告了導演Lynne Ramsay是個善用畫面說故事的影像工作者,也讓<凱文怎麼了>不落俗套,用電影語言呈現這一爭議的母子關係。

 

 

 

  電影敘事以雙線進行:主線是母親Eva在兒子Kevin入獄後的生活;支線則從懷孕,到Kevin犯下大罪作結。

 

 

 

  犯罪者傷害最重的,除了被害人和家屬之外,就是和自己最親的家人。對於加害人家屬的處境,受害人家屬不諒解不說,更多的是外在眼光的歧視和不諒解。

 

  導演對這樣壓迫的環境,很俐落的用一面潑灑紅漆的牆來表現。Eva為了磨掉紅色的漆,從磨石工具磨大範圍開始,到用金屬刮片用力的刮掉沾黏在窗戶上細小的殘餘,這段敘事交錯剪接在支線回憶當中,拉長處理時間,讓觀眾覺得這紅漆簡直如同噩夢一般怎麼樣都磨滅不掉。同時象徵了外在歧視緊緊的烙印在Eva身上,即使再努力也依然鮮明如初。

 

 

 

 picx_fwen5124246027  

 

 

 

 

 

  <凱文怎麼了>在顏色上的運用也有巧思。紅色作為象徵色,無所不在的出現在電影裡,除了已經提到過的番茄節和沾了紅漆的牆。Eva在賣場遇到受害者家屬時,著急躲身在架後。在這裡的畫面構圖,可以看到背景放的是滿滿的番茄罐頭。

 

 

 

 

 

 picx_fwen5124246008

 

 

 

此外,紅色的燈光也頻繁出現,像是Eva在餐廳獨自用餐,或是萬聖節開車回家的路上。

 

 

 

1329760478-3310856121_m  

 

 

 

 

 

 

 

we-need-to-talk-about-kevin-image-1  

 

 

 

 

 

  值得注意的是回憶的最後一場戲,Kevin在學校的大屠殺,導演並沒有選擇在這場戲裡出現各種血肉橫飛的場景,反倒是抽離了血腥元素,只象徵性的拍攝射殺完後雙手歡呼致意的場面。然而,命案現場之外,卻讓紅色的燈光打在Eva身上。間接說明了加害人的家屬,其實也是被忽視的被害人。

 

 

 

529115_2545892586751_1836883177_1496136_97282810_n    

 

 

 

 

 

  <凱文怎麼了>的剪接風格和鏡頭語言也很突出,將生活中簡單的小事情風格化的放大。例如大特寫Kevin咀嚼食物的畫面,特意拍攝壓碎麥片的鏡頭還有土司將鮮紅的果醬擠壓而出,還有凱文咀嚼荔枝噴出的汁液。

 

  另外聲音的運用上亦是如此。印象最深刻的一場戲,就是Eva推著剛出生的Kevin走在路上,聲音刻意放大嬰兒的嚎哭,嬰兒哭聲本該惹來母親憐惜,但是卻讓母親感到無比的厭煩。忽然,周圍響起工地的鑽地聲,這時候Eva卻流露出一股平靜和安穩的神情。聲音表情的位置被置換了,本來是噪音的工地聲竟然成為安撫煩躁的聲音。

 

 

 

  看完電影,覺得其形式化和象徵性的語言運用的非常頻繁,包括圖形剪輯如母親和兒子洗臉的畫面、Eva咬碎蛋殼和Kevin咬碎指甲的指涉兩者互相憎恨卻又無比相似的雙身性。以上只是略就我印象比較深刻的稍微提出而已。我自己喜歡<凱文怎麼了>的地方是導演對影像的苦心經營上,雖然略顯斧鑿,但是在觀看上並沒有特別突兀。會讓我起雞皮疙瘩的,大概就是配樂吧!即使琵琶演奏的<十面埋伏>塑造母子對峙的意圖明顯,也表現了Eva困在家裡卻嚮往異國風情的心理,可是搭配在一起卻讓人發噱。此外Jonny Greenwood的音樂過於直白的歌詞也讓導演意圖流於刻意,算是美中不足之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過往的殘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